我的资料
我的订单
  购物车 (0)  
亲,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~
去购物车结算
   
查看手机网站
.
 

唐朝疯和尚擅写打油诗,言语粗俗却道尽世事,一个比喻被传诵千年

文章附图

“纵有千年铁门槛,终须一个土馒头。”

此联为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得意之作,世人每每读之都颇受警醒(《重九日行营寿藏之地》)。而《红楼梦》的作者曹雪芹,更是直接化用了这一联,所谓“铁槛寺”“馒头庵”便取此意。

尤其是住在栊翠庵中的“槛外人”妙玉,更是将这一句当成心头之好,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——“古人中,自汉、晋、五代、唐、宋以来,皆无好诗,只有两句好......”(见《红楼梦·第六十三回》)

妙玉如此论诗未免有失偏颇,但我们不难看出曹公之用意,以曲幽笔法阐世事兴衰、人生无常也。《石头记》一向草蛇灰线,所谓“谁解其中味”是也,耽于其中者不计其数。然而庵主所写本文,既不讨论曹公之大作,也不评判红楼之妙人。

今日与各位同修分享的,是开篇这一联背后的故事,它最初的原创者,其实是一位生活在唐朝的疯和尚。

“疯和尚”与“土馒头”

  • ——如果要问,“古诗词中的土馒头指什么?”

  • ——想必,很多人必定会脱口而出,这是比喻坟茔。

的确,“土馒头”这样的比喻现在看来并不新鲜,它早就被历代文人用了无数遍。但如果各位读者有心,细细地咂摸它的喻体和本体,就会发现这其实相当精妙。

坟茔,承载的是死亡、悲哀与恐怖。而馒头(古代的馒头不同于现在的馒头,不熟悉的话请查阅《水浒传》中的“十字坡”等章节),却弥漫着鲜活的人间烟火气息。这两者怎么能放到一起呢?只有旷达智慧的哲人,才能将这两件对立的物体,巧妙地糅杂到一个比喻当中。

不过在唐人的眼中,这一比喻的作者并非什么哲人,只是衣食无着、疯疯癫癫的落魄和尚。


他的名字叫“王梵志”,具体的生卒年不可考证,大约生活在隋末唐初年间,最晚在高宗李治和武则天是时期圆寂。当然,这些都不太重要了,重要的是他的这首“馒头诗”。

“城外土馒头,馅草在城里。

一人吃一个,莫嫌没滋味。”

懂诗的读者很快就能看出来,这其实并不能算作一首诗,无论是在形式格律还是内容格调上,都与传统意义上的古典诗词毫不相关。如果硬要算,它也只能被称之为“打油诗”,难以登上大雅之堂。

事实上也是如此,自唐及清的历代文人编纂诗集时,无一例外地将王梵志的诗歌排除在外。就连清康熙朝彭定求等人修的《全唐诗》,虽然对外号称“完备无漏”,但也没有收录任何一首王梵志的诗歌。

直到清光绪二十六年,当时的古籍专家才在“敦煌遗书”中,发现了这位疯癫和尚的诗作。民国以后,国内文化界人士才逐渐重视“敦煌学”,王梵志的诗歌在郑振铎等人的发掘下重见天日。

1983年10月,中华书局正式出版了《王梵志诗校辑》,共收录其336首诗作。这336首诗,半个多世纪以来由成百上千名学者共同努力,收集、考证、参照了包括敦煌文本、唐宋诗话、元明清笔记等在内的28种材料,才得以重新出现在世人面前。

王梵志

其中,日本平安时代编纂的《日本见在书目录》中,收录了王梵志的诗歌两卷。而我国除了敦煌文本之外,大部分材料都只是零散地收录或者提及到他的诗歌,华夏文脉之断层可见一斑。

那么,为什么要提到王梵志的诗歌整理过程呢?因为诗歌能够代表一个时代的风气,是当时风貌的具体体现。

王梵志所作的“打油诗”,在唐宋时期的民间流传甚广,一些成就斐然的诗人也深受其影响。最明显的就是以诗歌著称的唐宋诗僧,比如寒山、拾得、丰干、皎然等僧人,他们的诗作可以说直接受到王梵志的影响。

“好恶总不识,犹如猪及羊。

共语如木石,嫉妒似颠狂。

不自见己过,如猪在圈卧。

不知自偿债,却笑牛牵磨。”

比如久负盛名的寒山,他的诗歌风格就非常直白,与百年前的王梵志一样多用口语。这种诗风显然远离当时的主流,但却并不突兀,反倒为当时的读书人提供了另一条道路。受到这种风气影响的诗人当中,以王维和白居易最为**,一个以出世的佛理为核心,另一个则对直白如话的风格推崇备至。

寒山与拾得

而宋朝“江西诗派”的代表人物黄庭坚,以及其后的“南宋山水田园集大成者”范成大,也对王梵志的诗歌赞不绝口。他们透过粗俗文字的表象,体味到了其背后的无奈与荒凉,那是人人无法逃避的世事陶铸。

“雅俗”与“生死”

“他人骑大马,我独跨驴子。

回顾担柴汉,心下较些子。”

王梵志的诗的的确确非常俗,比如这首,就俗到令人面红耳赤的地步。

他说,看见别人骑着高头大马经过,而我却只能跨着驴子前进,心里难免有些羡慕嫉妒恨。但是,我又回头看看挑着柴火的苦力,他身上压着重担还要不行,我的心情一下子就好起来了。

相信大家读到这首打油诗,不免要哈哈大笑一番,这哪里像是出家人作的诗啊?然而转念一想,谁也别笑话谁,这个世上的人,大部分不都是这回事吗?得到的时候还想要更多的,失去的时候又怀念从前,骑着马时笑话骑驴的,骑着驴时笑话走路的。

在患得患失、笑与被笑之中,我们的生命就这样悄然无息地消逝了,直到临终一刻的到来。


“我昔未生时,冥冥无所知。

天公强生我,生我复何为?

无衣使我寒,无食使我饥。

还你天公我,还我未生时。”

至于这首诗,就更有些胡搅蛮缠、不可理喻的意味了。

王梵志说,我尚未出生的时候混沌无知,没有悲伤也就没有喜乐,不知道冷暖也不知道饥饱。老天呀老天,你为什么不经过我的同意,就让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呢?没有衣服穿的时候,我就感到寒冷,没有饭吃的时候,我又感到饥饿。老天呀老天,我想把这条性命还给你,回到尚未出生时混沌无知的状态。

如果一个人没有学过佛,必然不能理解其中的意味。但如今我们已经听闻佛法了,便能明白王梵志看似粗俗直白的“打油诗”中,所蕴藏着的无穷无尽的智慧——这是一个彻悟了的人。

世人皆以为性命可贵,但那也不过是“我执”的产物,是四大假合的幻象。三界无安,犹如火宅,众苦充满,甚可怖畏。众生因愚痴无明而“有我”,于是便烦恼不断以致于流浪生死,在苦海中无法解脱。


在一千多年前的唐朝,王梵志就以决然的态度质问,向无明造作讨要那个本来无染着的“我”。

这种潇洒落拓与豁达,是雕琢文字、卖弄风流不能企及的。

正如他在“馒头诗”中的妙语一般,今日你我不要看城外的“土馒头”荒凉无比,明日你我就是其中的“肉馅”啊,一个馒头一个馅,谁能逃得过去呢?你嫌弃它沉闷单调没滋味?那可不好意思了,大家都没得选!

或许有人会奇怪,为什么一位僧人的诗歌,会流露出如此消极的思想呢?其实,这与王梵志本人的际遇有很大关系。

他出生于富贵之家,少年时也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,也有过“致君尧舜上,再使风俗淳”的壮志。只是隋末战乱,王梵志家中只剩下几亩薄田,他从富家公子沦为农户。但种田也养不活一家人,王梵志又在农闲时外出做行商,以此来补贴家用。

眼见着日子一天天好起来,上天又一次与他开了大大的玩笑。


李唐建立后赋税很重,加上连年的天灾,令王梵志一家人生活不下去了。没办法,他只好给人做长工,以此来换取微薄的收入。因为勤劳肯干,他在中年时谋得个监铸官的差事,但没多久就被革职了。

原因就是,他这个人实在是太正直廉洁了,身边的人没油水可捞便将其排挤走。

此后的王梵志只好回到家中,年纪渐大的他干不动繁重的农活,子女们对老父亲也不太孝顺。因此,这位衣不蔽体的老人,只好在50多岁的时候“半路出家”,削去头发当了和尚。寺庙也是小江湖,子女都容不下“吃干饭”的老人,何况是陌不相识的僧人呢?

于是,王梵志便开始了行脚游方的生涯,过着漂泊不定四处化斋的日子。

从他一生的行迹中,我们能看到其经历了战乱、贫穷与饥饿,目睹其理想破灭后的悲惨境遇。昔日的富家少年,转眼之间就成为人人厌弃的白发老叟,他将这世态炎凉看了一个透。正是沉浮起落的历练,使这个破衣烂衫的疯和尚,作出了传诵千年的诗句。


虽然站在诗歌的角度上来说,这只能算是“打油诗”,但再也没有人能超过他——颠颠倒倒中,他寻得了另一方净土。

“颠颠倒”与“倒倒颠”

“梵志翻着袜,人皆道是错。

乍可刺你眼,不可隐我脚。”

王梵志的这首诗,曾被黄庭坚盛赞过,称其为“大修行人之境界也”

他在诗中说自己将袜子翻过来穿,别人看见以后都讥笑,年纪这么大的人连袜子都穿反了。王梵志却不以为然地反驳,“你们看着不舒服又能怎么样呢?只要不让我的脚受冻就行了,实际上应该是你们这些人错了。”

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:我自己的事情与你们何干呢?凭什么你们说错就是错呢?

穿袜子本就是为了腿脚暖和,还不好看只是次要的事情。如今的世人,竟然将外表的好看当成标准,反而忽视了穿袜子真正的意义,这真的是一件颠颠倒又倒倒颠的事情啊。难道众人都是如此,它就变得正确了吗?不不不,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。


“世无百年人,强作千年调。

打铁作门限,鬼见拍手笑。”

明明大家都知道,世上能活百岁的人已是凤毛麟角,却偏偏要为千年万年去操心并以此为荣。君不见,多少人广置田产说是留给子孙,又有多少人寻仙问道以求长生。可是结果如何呢?像始皇帝这样的雄主,在暴毙身亡不久后江山都不保了,你我草芥一般的百姓能如之奈何?

昔日,智永和尚因为书法出众,前来求书的人将门槛都踏平了。为此,他不得不用铁将之包起来,以求门槛的经久耐用。在王梵志看来,这也只是笑话罢了,不仅他要笑话智永,连地下的“过来人”都要拍着手掌,大笑这世人的愚痴无明。

读到这里,大家还会觉得王梵志的“打油诗”粗俗吗?反正庵主是自愧不如的,面对这千年以前的“疯和尚”,想必很多人都要承认自己的无知与无明。

当然,他也并非总是说着这样粗俗的语言,偶尔还是有“文质彬彬”的一面。


“吾有一言,绝虑忘缘。巧说不得,只用心传。

世事悠悠,不如山丘。青松蔽日,碧涧长秋。

山云当幕,夜月为钩。卧藤萝下,块石枕头。

不朝天子,岂羡王侯。生死无虑,更复何忧。”

这首诗虽然直白,但较之前面的几首已经相当文雅了。语言过多反而无益,仅将其摘录在此,与各位读者共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