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的资料
我的订单
  购物车 (0)  
亲,您的购物车空空的哟~
去购物车结算
   
查看手机网站
.
 

中国洞箫的文化定位与审美特点(一)【箫与笛】

 
文章附图

文:高天晨

洞箫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乐器,千百年来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,在今天,由于其雅致的音色、悠久的文化内涵以及便于携带等特点,故而也有相当数量的爱好者在练习它。洞箫在历史的传承中**中国文化特色,是一种具有典型气质人格的乐器,也有其独特的生命性特征。

洞箫作为乐器,常常与“笛”并称“笛箫”,二者作为中国最典型的竹制管乐器,二者的演奏技术多有相通之处,但是在漫长的发展中,笛箫的审美特质也逐渐发生了不同。在名称上二者也曾经发生过“调换”。

中国洞箫的文化定位与审美特点(一)【箫与笛】


洞箫的名称变化——本是排箫,曾名笛

洞箫的名称在历史长河中,曾经发生过多次的变化。例如汉代时候所说的洞箫,其实是今天的排箫,汉代王褒在《洞箫赋》中所提到的“幸得谥为洞箫兮,蒙圣主之渥恩”,并非是现在我们熟悉的单管洞箫,而是多管并排的排箫。

汉代许慎所作的《说文解字》中说:“箫,参差管乐也。象凤之翼。”从这个语言描写中,我们就可以看出,这时候的箫一定是排箫的样子。我们后来称单管的洞箫为“凤箫”,其实也是其最早表示排箫含义的遗绪。辛弃疾在《青玉案》中说“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

中国洞箫的文化定位与审美特点(一)【箫与笛】


宋代朱熹在《朱子语类·乐》中把洞箫古今不同说的很清楚:“今之箫管,乃是古之笛,云箫方是古之箫,云箫者,排箫也。” 宋代的时候,排箫、洞箫、横笛三者已经可以较明确地区分开来。

单管洞箫在古时候曾经叫“笛”,如汉代马融曾经写过《长笛赋》,所描写的长笛“空洞无底,剡其上孔五孔,一(孔)出其背”。可见,这个“笛”是竖吹的,和后来的尺八与箫更类似,而与横笛很有不同,横笛那个时候叫“横吹”。

中国洞箫的文化定位与审美特点(一)【箫与笛】


洞箫的审美角度——清

三国曹魏时期的如淳在《汉书音义》里给洞箫做了定义:“洞者,通也。箫之无底者,故曰洞箫。释名:箫,肃也,言其声肃肃然清也。”,可见不论是排箫还是洞箫,其气质都是一样,通透而又肃然清雅。这个对箫的审美定位,可谓非常精准。

箫与笛并称的时候,作为乐器,箫有清澈之意,又有肃然之情,肃然是恭敬之意。箫所表达的审美情感,有时候是愁怨和哀婉的相思,但表达这种感情的时候,笛子往往更加缠绵,更直接的进入情绪之中,而箫则淡然一些,似乎是旁观者角度,与情绪有一定距离。

中国洞箫的文化定位与审美特点(一)【箫与笛】


苏轼在《前赤壁赋》里曾用文学语言记录了吹箫的场景:“客有吹洞箫者,倚歌而和之。其声呜呜然,如怨如慕,如泣如诉,余音袅袅,不绝如缕。舞幽壑之潜蛟,泣孤舟之嫠妇。”虽然箫声不绝如缕,但是与被感动的嫠妇是有距离的,吹者并未主观表达悲伤,只是余音袅袅,荡起远处听者的情感。

这是一种间接的情感,在明清诗词中描写箫的诗句,往往都是不知道哪里飘来的箫声,引起作者的思绪,而笛子的表达可能更加直接,更加浓烈。

民国时期的王世鼐在他的《笛怨辞》中写道:‘“ 笛怨箫清听未真, 江湖旧雨散成尘。 平生只有双行泪, 半为苍生半美人。” 在这段描写中,似乎笛近箫远,笛子是情绪故事中的人,而箫是旁观的讲述者。箫的清字是一种有距离感的美学,不崇尚浓烈而是淡然的看待一切,如同清茶一般。

旁观者的角度并非无情,而是淡然,有一定清澈的智慧,如文士一般,箫有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风范,对待情感,并非逃避也绝不深入,而是在一个不近不远的地方观察它。这种肃然之感在箫上表达的淋漓尽致。

对此,笔者曾作一诗:秋深风起众星渺,小酌对天怀故交。一染松烟浸黄卷,箫来清韵胜佳肴。

中国洞箫的文化定位与审美特点(一)【箫与笛】


洞箫的审美力度——和

如果说从审美的角度来说,笛子直接浓烈,箫间接淡然。若是在审美力度上,二者也颇有不同,宋代苏轼曾在《水龙吟》形容吹笛:“善吹铁笛,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。” 而在荀子对声音的比喻中曾说“竽笙箫和,管龠发猛”,可见,箫与竽笙一样,都属于“和”一类的音色。

箫的声音力度不是刻意追求尖锐和高歌,而是低吟婉转,声音是“收着放”,如同太极拳所说“绵里藏针”,又如同书法中所谓“中锋行笔”,声音如同圆柱,有力而无刺,充满立体感。

中国洞箫的文化定位与审美特点(一)【箫与笛】


唐代李白在《清平调》里说“笛奏龙吟水,箫鸣凤下空”,这是从气势上区别二者,从此便有龙笛凤箫的说法。是一阳一阴,一刚一柔,一个锋芒毕露,一个含蓄悠长。

洞箫的这种审美力度,往往营造的场景都是和谐雅致的。李白说笛,“谁家玉笛暗飞声,散入春风满洛城。”,可见笛子音量所传之远,力度之直接和强烈。而清代黄景仁说箫,则是 “几回花下坐吹箫,银汉红墙入望遥。似此星辰非昨夜,为谁风露立中宵。”构建的是良辰美景的优雅环境。

中国洞箫的文化定位与审美特点(一)【箫与笛】


古代流传一个**的对联,很是有趣,体现了古代文人内心深处,对笛箫二者在审美上的倾向性。

两舟竞渡,橹速不如帆快

百管争鸣,笛清难比箫和

这是一个谐音的对联,看似是对交通工具和乐器的比较,而其实是对文臣武将的互相褒贬。

“橹速”谐音“鲁肃”是东汉末年东吴大臣,“帆快”谐音樊哙,是汉代开国武将。所以**句是说文臣不如武将。第二句“笛清”谐音狄青,是宋代武将。“箫和”谐音萧和,是汉初谋臣,这句是说武将不如文臣。

在这里,为笛子选用了“清”是说其音色清亮脆净,声彻云表。而与之对应的箫用的是“和”,表示其声音和雅静谧,幽远存思。古人借笛箫审美之别做高下比较,可见风雅文士是更喜欢箫多一些,因为箫的“和”更符合中庸之道的智慧。

中国洞箫的文化定位与审美特点(一)【箫与笛】


箫与笛的气质不同,具体在曲子结尾尤其明显。笛子结尾往往是戛然而止,让听者的专注力量陡然聚集在一起,形成一股强大力量让人兴奋起来,进而喝彩。最后会有个明显的提示动作,如同戏曲的亮相。

中国洞箫的文化定位与审美特点(一)【箫与笛】


箫声如同在讲故事,带人进入绵延节奏。最后渐弱至停,让人的专注力量惯性的继续绵延一阵。渐弱至静,似停未止。这种渐弱的方式,似乎也在表达洞箫“和”的审美特点。